报告题目:岩土力学的理论模型和科研方法
报告人:陈正汉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5月18日(周四)下午15:00
报告地点:建工学院206会议室
报告摘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系统阐述科学理论的定义、构成、建模方法、评价标准及修正方法,二是对土力学创新研究提出了10点建议,三是对自己的学术生涯进行了总结,四是对青年学者提出了若干建议。
报告人简介:陈正汉,工学博士(1991),后勤工程学院教授(1992)、博导(1996),中华学人(1994),全国优秀教师(1995),总后勤部首届科技金星(1996)和“伯乐奖”获得者(2006),“黄文熙讲座”主讲人(2014),“黄文熙-陈宗基岩土力学成就奖”获得者(2023),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2项。长期从事非饱和土力学与特殊土力学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缓冲/回填材料的热-水-力耦合特性及其应用》等学术专著3部,主编《非饱和土试验方法标准》。率先研制成一系列非饱和土测试设备;创新和发展了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岩土力学的公理化理论体系、非饱和土固结的混合物理论、非饱和土的应力理论、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本构模型谱系与固结模型谱系);自主设计了分析非饱和土多场耦合的系列计算软件,成功解决了小浪底大坝安全稳定等多项重大工程的疑难问题。研究成果被同行专家写入10部专著中;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6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40多次;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一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03),一篇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论文(2012),3篇获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3篇获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曾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兼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湿陷性黄土委员会常委,《岩土工程学报》常务编委,《岩土力学》顾问编委,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