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20日,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我校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政法学院主办的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学术研讨会在我院召开。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主编李惠斌、执行主编薛晓源和武汉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及我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我校党委书记孙宏典、副院长李俊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由李俊主持。孙宏典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中央编译局的领导表示感谢,他介绍了我院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及正在进行的更名师范大学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等。 与会专家、学者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中国化的时代语境、科学内涵、重点难点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就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理论内涵、重大意义等发表了见解。 闭幕式上,薛晓源在总结发言中概括了研讨会的特点。认为研讨会气氛热烈生动,学术性强,体现了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和现实关怀,具有前瞻意识。他代表与会专家、学者感谢信阳师范学院领导和老师的辛勤劳动,祝愿信阳师范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研究和教学蒸蒸日上,祝愿信阳师范学院越办越好。 另悉,来自中共中央编译局、武汉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的7名专家分别于5月19、20、22日为我校学生作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系列学术报告。 5月19日上午,周凡博士在科技馆报告厅作了主题为《后马克思主义概念及问题域》的报告。周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在当前社会的三种存在形式入手,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与哲学、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指出了随着社会转型、文化价值观的改变而导致了后马克思主义的出现。薛晓源教授作了题为《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的报告。报告中,薛教授首先讲述了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的威胁、全球化的本质和特征等问题。随后,从8个方面讲述了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的关系,提出了今后全球将在国际政治、经济、生态环境等领域存在风险。他认为,建构法制社会、社会信任制度,建立风险社会检测点是化解风险的最好出路。 5月19日, 李惠斌教授在艺术楼报告厅作了题为《劳动产权理论》的学术报告。李惠斌先生主要探讨了劳动产权理论阐释的问题。他认为,劳动者的财产分配问题是劳动产权理论研究的目的。报告中,他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涵、劳动产权的静态结构、按劳分配与传统分配方式的区别,国有企业劳动产权的实现形式、国有企业劳动产权的制度特征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当前我国关于劳动授权理论的问题,并希望同学们能对该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5月20日下午,武汉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简新华教授在文科楼509教室作了题为《当前中国经济领域中的四大争论》的报告。简教授从全球化的角度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目前存在经济改革、经济发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与西方经济、正确评价中国经济学家等四大争论,并提出了争论的原因和意义。 5月20日晚,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俞思念教授在文科楼509教室作了题为《当代世界发展趋势与我国文化战略》的学术报告。俞教授首先指出了当今世界在发展上存在的新趋势,随后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开文化产业的新局面是现实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 5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韩庆祥教授在科技馆三楼报告厅作了题为《开辟当代中国人学的新道路》的报告。韩教授从当代中国人学应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理论阐释、当代中国人学应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新的理念、当代中国人学应从解放人、确定共同价值观的角度来解决和谐社会和活力社会统一的人性基础、当代中国人学应该深入研究以人为本对人的新的理解等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当代中国人学应该怎样开辟新的道路。山东大学当代政党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韶兴教授也作了题为《关于执政党能力建设的理论问题》的报告。王教授首先从政党的来源、本质讲起,详细地论述了国际形势下政党的组织、监督、文明、法制、权力、文化、意识形态等问题。随后,他又从政党建设、政党管理等角度提出了该如何正确把握执政党能力。最后,他指出,明确政党职能是提升政党能力的前提,搞好政党建设是提升政党能力的基础。一定要扎实做好这两项工作,才能使我们的党永葆先进性。 科学发展观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现实问题。报告会的成功举行有助于同学们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发展观问题的研究,用发展观研究的新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 |
供 稿 人:文科副处长 |
发 布 人:文科副处长 |
审 核 人:文科副处长 |
供稿时间: |
发布时间: |
审核时间:2006-5-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