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1:大模型技术及其在内容安全方面应用
报告人:郑秋生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09日
报告地点:艺术楼一楼报告厅
报告摘要: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预训练模型、大模型、微调、提示、多模态大模型、Agent、世界模型等技术简介,内容安全和情感计算分析所用到的LLM开放数据集和自建数据集,LLM的测试结果,LLM技术在内容安全方面的应用简介。
报告人简介: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CIPS)情感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CIPS)自然语言生成与智能写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河南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保密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网络舆情监测与智能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省科技厅)
报告题目2: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报告人:赵章红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09日
报告地点:艺术楼一楼报告厅
报告摘要:讲座围绕新质生产力提出的历史背景、特征内涵与重要意义,阐述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科研技术与创新、加快成果转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报告人简介:赵章红,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河南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研究与应用。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横向课题65项,获得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
报告题目3:总体国家安全观与网络安全发展新范式
报告人:石磊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09日
报告地点:艺术楼一楼报告厅
报告摘要: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引擎,报告解读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与网络空间安全发展范式,介绍了数据要素价值演进路径与安全问题。筑牢网络安全,我们面临诸多挑战。
报告人简介:石磊,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原网络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嵩山实验室创新研究基地负责人,河南省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河南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郑州大学学术评价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评审专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20多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
报告题目4: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多媒体内容主动取证
报告人:李越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09日
报告地点:艺术楼一楼报告厅
报告摘要: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由AIGC创作的侵权或伪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使知识产权保护与数据安全保障在当前环境下尤为重要。
2023年8月15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在生成内容时的标识义务。为应对这一要求,本报告将探讨如何通过生成式水印技术实现多媒体内容的主动标识,从而在相关场景下实现多媒体内容的主动取证。本报告还将结合模型水印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生成式水印的起源、概念、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场景。
报告人简介:李越,博士,意大利锡耶纳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内容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数字取证。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在CCFA类期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篇,单篇最高引次145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CSIG数字取证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IEBE会员,ACM会员,CCF会员,现为TIFS、TDSC等多个安全领域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
报告题目5:大语言模型在信息抽取中的应用
报告人:陈延利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09日
报告地点:艺术楼一楼报告厅
报告摘要:将信息抽取技术与大语言模型相融合,可以更有效地从海量的、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通过大语言模型对事件深度分析和预测。介绍利用大语言模型进行信息抽取的关键技术
报告人简介:陈延利,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多媒体取证与安全、信息隐藏、区块链、隐私保护等数据安全技术与应用,以及数据感知、认知、关联挖掘等智能处理技术与应用等。在本领域内主持(完成)包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以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参与相关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以及立项地方标准1项;荣获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人工智能安全国际学术会议ICAIS2020最佳论文奖1项、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成员。